2022年5月12日
是我国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的主题是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5·12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设立全国性的防灾减灾日,既顺应了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也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十四年前的一场地动山摇
从此5月12日这个日子
成为了我们心中无法忘却的伤痛
灾难总是不期而至
过去的伤痛
我们不曾忘记
唯有好好学习避险知识
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一起来学习这份原创手绘的
《灾害应对手册》
简明又好记,请保存收藏
↓↓↓
来源:云报客户端
责编:李 翎
审核:张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