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遮放坝南木冷河流域的允午村,是象耕时代野生稻的驯化地,这里的贡米品种是最古老的野生稻——毫秕、毫目细,稻秆高达两米多高,难以伺候,种植成本投入翻倍,亩产量不高,贡米毫秕、毫目细及其稀缺 ,是历代皇宫贡米指定产地。
“遮放贡米”的由来,得从明朝说起
遮放,还在古南方丝绸之路时代就是中原连接西域的陆地通道,遮放历代土司以拓疆守土为责。
1623年(明天启三年),遮放傣族三世土司多思谭准备了大象、毫秕、金沙、珠宝进京受封。皇帝亲驾住处探视,到门外,闻见室内透出诱人的清香,入门见是一锅煮熟的米饭,食之香松酥软,龙颜大悦。次日早朝,多思谭将毫秕献上,皇帝以封地为名,钦赐“遮放贡”三字,指定年年进贡,“遮放贡”米的名称由此而来。时至今日,芒市人依旧把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遮放贡”米视为珍宝,“遮放贡”米至今享誉近400年。
录音:麦 子
文字:麦 子
图片:肖相静
编辑:线小卖
终审: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