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仓红,男,汉族,甘肃武山人,1989年9月年出生,201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为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中山分站执勤一队检查员,二级警司警衔。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年度、季度、月优秀检查员和先进个人。
执着,是一种情怀;担当,是一种品格;敬业,是一种态度。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有的只是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有的只是一分一秒的履职奉献,在移民管理警察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在祖国西南的边疆谱写着不平凡的赞歌,他就是民警王仓红。
无怨无悔
争当戍边卫国的坚守者
每天穿着隔离服,冒着酷暑、饱受“烤验”,执勤、巡逻、查验……时刻都能看到王仓红的身影,事无巨细,身体力行。汗水浸湿了里面的衣服,王仓红笑着说:“这是免费的桑拿汗蒸,是我们移民管理警察执勤的日常,但就是不敢给父母看,怕他们担心。”
从警12年来,王仓红有11个春节没有回家和父母团聚,疫情爆发的九百多个昼夜,他更是一直坚守在边境一线岗位上。每每谈到父母,王仓红不免露出愧疚的表情,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让王仓红免除了后顾之忧,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出入境边防检查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当被问及疫情过后他最想做的是什么,这个甘肃男孩腼腆地笑着说:“我就想回距离中山2000多公里外的老家陪陪老人们,我想他们了,每天只能翻翻手机里的照片。”
尽职尽责
誓为守卫边境的龙城飞将
王仓红有很多“身份”:领导眼中的“好战士”、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群众眼中的“贴心人“……而他最在意的只有一个:我是一名守卫国门的移民管理警察。
每每单位里要出勤务时,王仓红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夜伏、巡逻、堵截、抓捕……哪里最危险,哪里勤务最重,哪里条件最艰苦,他总是主动请缨,挺身而出,第一个带头上。
“我的每一次披星戴月,都能为国家每一刻的安定祥和贡献一份力量。”王仓红如是说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诗,遥想飞将军李广事迹,不禁让人神往,如今我戍守在边关,也想像他一样”谈及自身职责,他目光坚毅!
自疫情爆发以来,王仓红累计参加“N+7”闭环管理勤务60余次,执勤加闭环管理累计时间逾10000小时,检查出入境货物6万余吨,查获多起偷越国(边)境案件。
只争朝夕
从小白蜕变成行家里手
“王仓红就是靠谱,无论是业务素质提升还是交付给他的工作任务,会的不会的,他都努力做到最好,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中山分站执勤一队副队长左俊评价王仓红时说道。
公安边防部队改革转隶前,中士警衔的战士王仓红,是一名炊事员,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后勤保障岗位上。脱下“橄榄绿”换“藏青蓝”,成为移民管理警察后,他变了身份,换了岗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知识结构单一、边检业务不精……
面对新岗位新挑战,王仓红迎难而上!“笨鸟可以先飞,勤能补拙,那我就别偷懒。”为了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他就认准一个“拼”字,他白天上勤,晚上回来看书做题,几乎每晚都学习到深夜。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技术难题,他打遍所有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人的电话虚心请教,用尽所有资源、不舍昼夜的埋头攻克,大学生都搞不定的技术问题,在他手里得到圆满解决,岗位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仓红,我的办公电脑老是蓝屏,你过来帮我看看……”
“仓红,急需支援,这本证件的代码是什么,我第一次遇到……”
“仓红,梅沙系统有点问题,你赶紧来排查一下.....”
凭着一股废寝忘食和拼命三郎的精神,如今,王仓红已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和学习达人,每次岗位练兵考核都稳居前三,从一名“炊事员”转变为优秀检查员,从一名“小白”蜕变成“行家里手”。
文图: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中山分站
责编:刘 帆 马 平
审核:张崇喜